席格博士指出提升孩子心智的平衡力,即調節自我情緒,身體和行為反應的能力是培養say ”YES”孩子的基礎,是可以學習的。以下先簡單解釋何謂忍耐臨界窗口window of tolerance,之後跟大家分享提升孩子平衡力的實踐方法。
忍耐臨界窗口window of tolerance:紅綠藍 忍耐臨界窗口是孩子面對外界環境仍然可以保持頭腦清晰和穩定的狀態。我們可想像成三文治中間的部分,或綠色安全區域。綠色安全區域愈闊,孩子能承受外界刺激能力就愈高。否則,孩子就會進入另外兩個狀態,分別是綠色安全區域之上的紅色區域,或者綠色安全區域之下的藍色區域。紅色區域是孩子進入頭腦混亂和情緒失控的狀態,例如爆喊、扔東西和打人等表現;相反,進入藍色區域的孩子偏向僵化和逃避,例如固執、不願作新嘗試和逃避別人目光等。我們可以想像綠色安全區域為河流,擴闊河流能讓孩子減少撞向混亂或僵化的兩岸。以下是四個培養孩子平衡力的實踐方法:
1)父母作平衡力的榜樣 Parents as Models 父母是向孩子展現情緒穩定的模範。父母心智狀態穩定,孩子的心智狀態也會趨向穩定。原則是父母先以情感跟孩子連結connection,然後再講道理,讓孩子分辨differentiation什麼是他們應負的責任。有關先情後理的詳情可參考2020年4月21日的文章《宅在家,情緒點抒發?》 。
2)自由玩樂時間 Free Play Time 孩子每天嚷著玩,其實對培養其心理平衡力有很大幫助。在自由玩樂的時間,孩子可以自由探索,並透過運用想像力,動手將其呈現出來,例如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玩樂過程能擴闊孩子內心,增加感受力、表達力、集中力和信心,甚至是轉化情緒的方法。有關透過角色扮演舒緩恐懼情緒,可參看2020年4月14日文章《 扮吓嘢・・・都可以療癒?》。
3)充足睡眠時間 Sleep enough 充足的睡眠往往是幫助穩定心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疫情而長時間留在家,家長和孩子都要堅持規律的作息時間表。讓孩子睡到飽,能幫助神經傳導物質的毒素徹底分解,擴闊孩子的綠色安全區域。睡得好的孩子,日間的情緒反應更平和穩定。睡前預留足夠時間跟孩子說故事、祈禱和依偎在一起能有效幫助孩子安靜下來,進入睡眠。
4)均衡的心智營養Mental Nutrients 除了飲食均衡,原來腦袋一天都要吸收不同的心智營養。當中包括以下七項:
專注時間:投入有明確目標,專注的任務(例:繪畫、閱讀、幫手做家務等);
玩樂時間:讓孩子自由發揮,在安全的情況下盡情享受玩樂和經驗新嘗試;
關係時間:與他人和外界環境(例如大自然)。這段時間可能要靠網絡跟朋友保持聯絡,間中打開窗看看綠油油的山和蔚藍天空;一起看夕陽,或看看日落和日出的天空顏色變化也很好啊;
運動時間:筆者在手機安裝了拉筋和簡單的有氧運動,跟女兒一起做,放一放電,當晚會睡得好一點;
內省時間:臨睡前跟孩子做簡單的呼吸練習,分享一下感恩事情,可幫助孩子專注身體感官知覺,整理好內心的情緒和想法;
放空時間:預留白日夢時間,讓心思漫遊。研究證實對孩子腦部整合所學經驗十分重要。有興趣朋友可參看《讓孩子放放空——從腦神經科學看發白日夢對成長的幫助》
睡眠時間:每晚有充時間睡覺,能給予腦袋休息,同時幫助孩子鞏固白天所學的東西。筆者盡量讓五歲女兒每天有十小時睡眠,睡眠時間因著不同年紀和體質的孩子有所不同,家長可觀察孩子日間的表現評估孩子最理想的睡眠長短。
以上方法適合大人和小孩一起做。嘗試分析一下自己每天是否有均衡的七種心智營養,小孩可幫助他們畫畫圖像時間表,詳情可參看2020年7月14日的文章《在失序之中建立秩序》。
就讓大家抗疫在家的時候做好準備,成為心境平衡健康的家庭!
Comments